8日下午,在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理事長胡振民、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等嘉賓的見證下,珠海市華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峰千里迢迢從珠海趕到北京,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捐贈2500萬元,用于中國書法家協會所承擔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師資培訓項目。計劃5年培養7000名中小學書法教師,希望引領推動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普及和質量提升。
捐贈儀式上,據楊峰介紹,他從6歲開始就被爺爺逼著學習練習毛筆字,當他背著書包走進學堂時,以握毛筆的方法來握鉛筆,經常挨老師罵,但是放學回到家又被爺爺表揚,說他練習毛筆字的功底扎實。“我幾十年來一直如此熱衷于中國書法藝術,也許就是在我幼年時代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之下埋下的一顆種子。”楊峰說,幾十年一晃就過去,而今的他成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掌舵人,隨著企業壯大和發展,一代代新人走進企業,這些年輕人當中書法愛好者寥寥無幾,甚至連一個能工工整整寫字的也難找,很多年輕人離開了電腦鍵盤就不會寫字,看到這一現狀,無論是作為一位書法愛好者還是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團體的一員,楊峰都很焦慮,為中華書法藝術的傳承而擔憂。“多少中小學生、大學生已無法習慣用傳統書寫工具,”談到為何大手筆捐款教育的話題,楊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漢字、書法均為中華民族的國粹,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電腦鍵盤代替了書寫工具,越來越多學生連漢字都寫不好。為了改變現狀,華策集團希望此次捐贈用于中國書法家協會所承擔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師資培訓項目,“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做好翰墨薪傳的師資培訓,只要我們把這一源頭工程治理好了,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光大是能薪火不息、代代相傳的。
據介紹,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啟動于2015年8月15日,由教育部和中國文聯共同主辦,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書畫協會聯合承辦,該項目的核心內容是計劃自2015年起,用五年左右時間,培訓全國中小學書法種子教師和省地縣三級書法教研員約7000人,并以此層層開展,引領推動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普及和質量提升,更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華策集團擔綱傳承義舉,在全國資助書法教師培訓,這樣的行為讓我很感動,”中國少數民族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書畫院國畫院常務副院長胡寶利在致辭時說,自己和楊峰認識多年了,欣賞他二十多年以來所取得的成就。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馮雙白透露,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前期運作兩年,目前已接受近十家企業捐獻,華策集團的捐獻是文代會之后第一筆支持傳統藝術發展的捐獻。
中國書法家協會秘書長鄭曉華介紹,這是該項目目前接受的最大一筆企業捐獻,用于培訓全國中小學書法種子教師和省地縣三級書法教研員。“預計每年培養一千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