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
中山商報——陽光體育,贏取健康未來!發布時間:
中山市實驗小學藍波灣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側記
1999年6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中山市實驗小學藍波灣學校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實施陽光體育工程,深化體育課程改革,通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拓展學校體育運動項目,培育學生體育精神和健康理念等途徑,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增強體質,體育課堂求高效
學校通過全面、深入的教學調研,組織學科教研組分析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運動量不足、訓練不科學、教學組織松散等低效現象,對照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問題:“體育課上不出汗,難道要在語文課上出汗?體育課上運動量不足,難道要在數學課上心跳160?”引導體育教師端正教育理念,明確學科教學的核心價值,規范教學行為,加強體育課程常規管理,努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
針對當前小學生較普遍存在的“軟(肌肉軟,力量差)”、“硬(關節韌帶硬,柔韌性差)”、“笨(身體笨,小肌肉群發展差)”、“暈(前庭器官缺乏鍛煉,平衡性差)”等身體問題,學校要求體育教學要創新“課課練”教學方式,每節體育課保證安排一定教學時間,從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平衡協調等六個方面訓練學生的體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上真正動起來!
結合每年一輪的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和標準,各年級體育教學充分利用時間、場地、器材,依托“課課練”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積極探索“課課練”游戲化、趣味化,增強了學生的鍛煉興趣,也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效益。
掌握技能,項目拓展供選擇
為什么“走路”會成為當下民眾最熱衷的體育運動形式呢?一位體育官員解讀說:除了“走路”,其他的項目大家都不會!在學校的一次家長會議上,主持人現場調查到會家長,認為自己擁有一兩項較為專業、能堅持每周進行的運動技能的,比例不足10%。運動技能缺失,運動方法不科學,不僅是增強體質的瓶頸,也是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制約因素。掌握運動技能,主渠道仍然是學校體育。
藍波灣學校管理團隊認真分析當前學校體育在運動技能培育方面的現狀,提出豐富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思路,積極引進拓展項目,分階段開展普及教學,力求使學生在多種拓展項目的體驗過程中,發掘自身的運動興趣,形成項目優勢,并逐漸發展了穩定的運動愛好。
近五年來,學校先后與專業團隊合作,引入花樣跳繩、羽毛球、游泳、足球等項目,以班級為教學單位,在一至四年級分階段設計,系統開展上述項目的基本技能教學活動,逐步普及運動技能。學校積極探索,不斷克服在經費、師資、場地、時間等各方面遭遇的困難,由合作方委派專業教練,學校提供課酬補助,指派本校體育教師或班主任教師共同組織教學。充分利用校外專業泳池和自有校車的空閑時段,主動發掘教學資源。
培育精神,健康理念伴終身
“健康第一”之“健康”,并非僅指身體素質的發展,同時也包含了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以及終身追求健康的理念。落實如此豐富的“健康”內涵,學校體育還應做得更多。
藍波灣學校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學校體育文化活動,努力讓學生在發展體能、掌握技能的同時,體育風尚、個人品質、團隊精神等都能得到不斷升華。
每年一屆的陽光體育節已經堅持舉辦了十二屆。從單純的運動競技延伸到體育文化滲透,從兩天的賽場角逐發展到持續一個月的綜合比拼,師生同場、親子同樂、項目拓展、器材創新,新概念、新措施不斷引入,營造出越來越濃厚的體育氛圍,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體育運動體驗。
幾年來,學校體育工作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面向全體學生,著力增強學生體質,重點關注運動技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普及性的項目拓展策略也帶動了競技項目水平的提升,校羽毛球隊、游泳隊、足球隊參加區、市級比賽,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學校體育工作整體發展的同時,特色項目的優勢逐步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