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民營企業家楊峰攝影作品集《逐夢荒野》近日獲得了第66屆美國班尼獎,圖為收錄書中的攝影作品 楊峰 攝
楊峰 攝
廣東民營企業家楊峰,圖為2008年春節,他穿過美國西部的死亡谷,途經亞利桑那州時拍下的照片 資料 攝
中新網珠海9月26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此次獲獎,反映了世界對中國攝影家的肯定,”26日著名風光攝影師王建軍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廣東民營企業家楊峰攝影作品集《逐夢荒野》近日獲得了第66屆美國班尼獎。
創辦于1950年的班尼獎有著“印刷界的奧斯卡獎”之喻,該獎由美國印刷工業聯合會主辦,以曾為美國印刷業技術帶來革命性發展的發明家、曾擔任過美國總統的本杰明·富蘭克林的昵稱“Benny”命名,是印刷業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產品質量評比賽事。
據王建軍介紹,今年有超過3000家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參與該獎的角逐,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逐夢荒野》代表了中國攝影成就和印刷水平獲得此殊榮。
王建軍認為,《逐夢荒野》里的照片,張張都是精品,通過用中國人的眼光來看北美大陸的感悟,反映了楊峰對自然、對生態、對世界的思考。“從作者攝影藝術來看,”王建軍強調說:“這代表了當今世界上風光攝影的最高水平,同時,此次獲獎也反映了世界對中國攝影家的肯定。”
獲得班尼獎的楊峰是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華策集團董事局主席。在王建軍等業界大佬的眼中,他是一個有眼光有魄力有膽識的企業家。楊峰原先在國營企業擔任領導職務,1994年樓市低潮之際下海創辦華策集團,先后開發了十幾個樓盤。2013年他又花費3000多萬元人民幣買下白光通信技術專利,首期斥資20億元在珠海橫琴新區興建LED白光通信項目總部。
忙碌的工作之余,楊峰將調節壓力的休閑時光消磨在書法、攝影、音樂方面。“我第一次擁有相機,是在16歲這一年,”楊峰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了自己學攝影的艱難歷程,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楊峰應征當兵被取消資格,父母賣了養了一年多的豬為其買來一部珠江牌相機。當他玩攝影在鄉間有了點小名氣時,當年的人民公社保衛組找上門來要求其“停止照相活動”,楊峰說少年時的遭遇給自己留下“難忘又苦澀的記憶”。
雅昌文化集團設計總監何成告訴記者,2006年楊峰陪著罹患癌癥的母親回到故鄉,完成老人“落葉歸根”夙愿之后,他忍不住又拿起相機,開始追逐光影的行程。楊峰用了七年時間,20多次前往美國西部,挺進科羅拉多大峽谷,闖進死亡谷,雪地失途,齊腰涉水……在歷經坎坷之余,完成了攝影集《逐夢荒野》。
“為了捕捉到凌晨第一道光線,我們露宿在死亡谷里,”回憶起拍攝往事,楊峰稱死亡谷晝夜溫差很大,夏季連陰涼處的氣溫都高達49攝氏度,為了拍下一張好的照片,常常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辛和汗水。
“懷著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楊峰解釋自己的一次次深入美國西部拍攝的動機:“人生雖然無法摘光留影,但通過相機的定格,讓我們凝固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