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
[中國新聞網]珠海地產大亨挺進LED行業 開發白光通信技術發布時間:
作者 冒韙 陳彥儒
“明天的中國也許也會出現改變世界的‘喬布斯’,”7日中午,在珠海市華策集團的食堂里,楊峰回頭對坐在身邊的總經理余道群說:“LED白光通信技術未來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華策集團董事長楊峰是廣東陸河客家人,他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今天他專程邀請記者前來采訪開發白光通信技術的話題。
“我選擇一個項目,就要看到項目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楊峰聊起自己的理念:“‘過去’就是項目是否能覆蓋市場空白點,及以往產品的缺點,‘現在’就是項目的科技含量以及科技轉化為商業應用的市場空間如何,而‘未來’是通過應用技術深度研發,延長專利產品的生命力。以我們收購的專利為例,我們購買的不僅僅是專利,而是整個技術團隊,并在此建立研究院,對技術進行深度再開發,在此基礎上衍生更多新產品。”
楊峰說到“過去”時,拿手機舉了個例子:“你還記得老影片《英雄兒女》的情節嗎?王成背著步話機高喊;‘向我開炮’,他背著的步話機就是移動手機的原型,后來摩托羅拉開發出磚頭機,改變了歷史上的步話機諸多缺點,時間過去十來年后,手機成了普羅大眾的通訊工具,覆蓋了以往市場空白點,這幾年來,手機又朝著向小型平板電腦的趨勢發展。”
楊峰認為,自己花費三千萬元人民幣買下來的白光通信技術專利,未來也具備改變生活的功能和潛力。他提到的“白光通信技術”,是一項目前世界發達國家爭相研發的新興通信技術,技術原理是將需要傳輸的信息編譯成一段調制信號,用脈寬調制的方法附加到LED燈具的驅動電流上,利用戶內無處不在的光源作為發射載體,通過專業終端或任何智能終端來接收并解碼,從而通過燈具完成信息傳輸的目的。
談到“白光通信技術”應用前景,楊峰稱傳統的無線定位系統容易受到物體和天氣的干擾,定位的精確度不高,而利用加載了發射模塊的LED燈具進行定位,其定位精度可達1米以內,較無線室內定位技術提高了10倍以上。
談到華策集團控股的華策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井下定位系統”時,楊峰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使用井下照明燈具發出的光作為載體,通過對礦井下固定的巷道燈與礦工佩戴的頭燈之間的光信號交互,能實現1米以下的高精度的人員定位,這套成本低廉、施工復雜度低的產品對礦難救援工作的意義是非常大的,而且還能因為減少了無線信號的使用,從而降低電火花引起爆炸的危險。”
楊峰告訴記者,該司開發的Ubeacon室內定位系統精度較無線室內定位技術精度提高了10倍,是室內導航、廣告精確推送和移動社交等應用的基礎。他充滿信心闡釋道:“白光通信技術改變我們的生活并不是虛言,未來,更多改變生活的產品將從這項技術延伸開來。”
據悉,楊峰提到的白光通信技術,目前僅在美國有一家企業掌握了同類的技術,楊峰非常自豪地透露說:“他們只出了樣機,現在僅僅能供展覽使用,而我們已經成功開發出能直接應用的產品。”
針對楊峰的說法,日前曾接受記者采訪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以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付強也表示:“LED白光通信技術的面市,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他稱該項技術“為做大做強LED產業、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路徑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目前持有專利的華策集團正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營保護、創新商業模式、以示范工程推動產業鏈延伸、引進國際頂尖團隊等工作。該集團計劃首期斥資20億元在珠海橫琴新區建設LED白光通信項目總部,打造一座集辦公、研發、孵化、展銷中心、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城。
該司在技術商業轉化的后臺還設立“白光通信研究院”,院長將由國際知名LED專家張國旗教授擔任,并聘請來自荷蘭、美國、俄羅斯等500位國際頂級專家為該產品開發與應用提供全方位保障。
楊峰稱,自己建在橫琴新區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將會依托項目合作方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以及產業聯盟的凝聚力,把國內外LED行業專利以一個有效的機制進行運營,為行業企業提供專利運營系統解決方案。
據了解,楊峰原來在國營企業擔任領導職務,1994年樓市低潮之際下海創辦華策集團,先是承建眾多大型辦公樓項目,1999年,他創建了珠海首個高端樓盤——粵海國際花園,第一個把“人車分流”、社區管理等理念引入珠海。其后幾年楊峰帶著團隊陸續開發了十幾個樓盤,他提出的“為生活家導航”等開發理念并為市場所接受。
做為一個知名的地產商,為何會在功成名就之際去轉型從事實業?楊峰回答說:“進軍LED產業,并非放棄房地產市場,這是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支撐力量。”
楊峰在結束采訪時,充滿感觸說道:“我們企業家心里也有一個‘中國夢’,希望中國能從制造大國走向創造強國。”(完)